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浅浅折痕”拦住折叠屏手机厂商?

“浅浅折痕”拦住折叠屏手机厂商?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2-11-27 13:45:45

决定折叠屏手机能否成功到达普通大众手中的,不一定是高昂的价格,还有浅浅的折痕。

近日,苹果一项名为“带柔性显示屏盖的电子设备”的新专利被曝光,其中涉及“自修复折痕”的功能,再次引发了苹果欲推折叠屏手机的猜测。2022年,折叠屏手机的大门已经全面打开,但是市面上的大部分折叠屏手机仍然有明显的折痕,小折痕正在成为手机厂商最突出的绊脚石。对于包括苹果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来说,能否成功跨越这道浅浅的折痕,不仅关系到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发展,也是影响智能手机未来演进方向的关键变量。

1666938680864.jpg

  小折痕成“拦路虎”

折叠屏手机从兴起之初就被涂上了一种特殊的颜色。2017年,高歌猛进数年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首次出现整体下滑趋势,标志着智能手机市场开始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当时业界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智能机取代传统功能机需要10年时间。那么,当直板智能手机遇到增长瓶颈的时候,下一代“理想”智能手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这时候,全球头显手机厂商已经在暗中摩拳擦掌,未雨绸缪,将代表新技术、新形态的折叠屏手机推上舞台。2019年,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华为也推出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此后,各大手机厂商在折叠赛道上持续发力。

然而,走高端路线的折叠屏手机在上市之初,就遇到了一个被消费者诟病的矛盾问题:一方面,折叠屏手机价格高。据统计,2019-2020年期间上市的折叠屏手机均价超过15000元;另一方面,折叠屏有一些问题,如折痕,裂缝,差距等。给部分消费者留下“绣花枕头,华而不实”的印象。

其实折叠屏手机的一大技术难点就在于这种可以自由开合的折叠屏本身。其中,柔性折叠盖是折叠屏的核心,技术壁垒高,价值含量高。它既要求柔韧性和耐折性,又要求耐磨性和光学性能(透光率)。但这些性能指标并不容易同时满足,因此折痕问题长期困扰着相关厂商。中国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市面上在用的折叠屏手机仍然存在大范围的折痕和裂痕,其背后的主要决定性部件是面板、UTG玻璃、CPI膜和铰链。

微信图片_20221021194227.jpg

“从今年发布的新品来看,产品在超薄、贴合、柔韧、隐缝、耐磨、透光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折叠屏手机和直板手机相比,稳定性和耐用性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董敏表示,目前购买折叠屏手机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礼品和早期的品尝体验,还没有大规模进入用户的日常使用。价格是一方面,体验是另一方面,价格和体验都是现阶段几个核心部件决定的。

据了解,目前折叠屏手机使用的覆盖材料主要分为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柔性玻璃(UTG)。两种材料各有利弊,但都难以独善其身。另外,在帮助柔性屏幕对折的铰链方面,其结构设计与屏幕的折痕、开合手感、结构强度、使用寿命等密切相关。经历了从U型铰链设计到水滴铰链结构的升级。虽然折叠屏的技术方案在不断完善,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折痕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可以不断优化,但很难根除。

那么,折痕问题真的会成为fol不可逾越的障碍吗

2022年被视为折叠屏手机的第一个商业年。主流手机品牌成为折叠屏玩家,相关产品加速迭代。除了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新贵,荣耀、vivo也成为今年上半年折叠屏新玩家,就连有意对标三星、苹果的谷歌也被曝出或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折叠屏手机。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累计销量达130万部,超过2021年全年116万部,折叠屏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场关于折叠的狂欢中,备受关注的苹果还没有出现,其缺席折叠屏手机背后的原因与“折痕问题”有关。

事实上,苹果对折叠屏这种新形式垂涎已久。早在2013年就已经布局相关专利,业内关于苹果折叠机的消息也从未停止。今年4月,苹果知名分析师郭明吉(Michael Ji)表示,苹果正在测试一款9英寸的可折叠显示设备,并预测苹果的可折叠显示产品最早将于2025年推出。最近产业链有消息出来。目前苹果正在研发两款折叠屏机型,并已经开始了样机测试。

“苹果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高端常青品牌,在产品设计和生态建设上有着极其苛刻的态度。”董敏指出。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祥也认为,苹果一直注重消费者体验,通常会等到技术成熟后再正式商用,而不是发布一项技术,然后通过一代代的产品迭代来修改升级。

显然,在折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前,苹果不会轻易加入“折叠”大军。尽管如此,苹果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偷偷“敲打”了屏幕折痕。

不久前,一项名为“具有柔性显示覆盖层的电子设备”的苹果新专利被曝光。苹果在专利中表示:“为了帮助减少显示屏覆盖层中的凹痕、划痕或其他缺陷的数量,显示屏覆盖层可以包含一层自修复材料。”据产业链消息,为了获得“无皱屏幕”,苹果已经推动三星显示和LGD等面板制造商开发混合材料设计的折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从材质和工艺上,未来真正解决折叠屏手机的折痕是可行的。原则上,在屏幕中添加自修复元素,然后外部能量触发形状修复。”董敏说,但在商业中,除了技术,我们还需要考虑与成本的平衡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据了解,OPPO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最新一代折叠屏手机。OPPO首席产品官刘在今年8月公开表示:“外屏和折痕在下一代OPPO折叠旗舰机上绝对不是问题。”

“随着产业链技术的逐渐成熟,折痕问题会进一步优化,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Sigmaintell移动部门的高级分析师王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在手机巨头的推动和上游面板厂商的努力下,折痕问题解决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折痕消失的那一天是折叠屏手机爆炸的那一天吗?

01.jpg

  “折痕消失术”有望成真

2019-2022四年间,折叠屏手机从市场导入期进入高增长率的“百机争锋”时代。这期间全球出货量从不到一百万到一千多万不等。这场看似高歌猛进的折叠狂欢,是头部手机厂商为未来市场搭建的“理想大厦”。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全行业面临换机动力减弱,大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的客观事实”。折叠手机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动力,给整体创新乏力的智能手机市场带来一抹亮色。”王告诉记者。

那么,折叠屏手机的天花板有多高呢?

003.jpg

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2022年8月

迪咨询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伟向记者分析,L折叠屏手机主要是手机厂商想玩差异化游戏的产物,是未来高端手机的一个可能方向。但高端手机一般占整个市场的20%左右。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

按照近几年全球智能手机数量在13亿量级计算,高端手机的市场规模在2亿部以上。“未来折叠屏手机的市场空间极限将在一两亿台的规模。正常情况下,可能是几千万的空间。”刘伟说。这一分析与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一致。Sigmaintell称,预计2025年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将超过5000万部。相比之下,仅苹果公司每年就生产超过7000万部新iPhone。

抛开折痕问题,对于苹果来说,不走激进路线也能“躺着赚钱”,这也是其一直不愿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原因之一。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屏下指纹等新技术的应用上,苹果比其他头显手机品牌慢了半拍。反观一直以折叠屏为旗舰高端机型的三星,即使在折叠轨道的市场份额过半,也很难把这块新蛋糕做大。至少从消费终端的反映来看,折叠屏手机的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在用户层面,折叠屏手机是否是刚需值得商榷。至少目前的市场表现说明还是有分歧的。”在董敏看来,如果苹果推出折叠屏产品,一个好的、成熟的产品体验可能会极大地催熟和强化折叠屏手机或折叠屏平板在用户心目中的认知和粘性。届时,折叠屏的市场形势可能会由产业链带动,转化为用户的需求。

从小折痕问题,到软件适配、内容生态协同,再到产业链协同、价格、定位,折叠屏手机的前进道路上仍有“壁垒”待破。至于折痕什么时候能完全修复?现在还不得而知。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