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角逐印度手机市场,小米、OPPO们遇到了“新挑战”

角逐印度手机市场,小米、OPPO们遇到了“新挑战”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3-06-18 12:59:38

在全球手机市场逆增长的今天,印度正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竞相争夺的市场,就连苹果也开始加大相关投入。不过,作为印度手机市场的老玩家,包括小米在内的中国厂商却遇到了“新麻烦”。

据报道,印度负责打击金融犯罪的机构中央执法局(ED)已向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科技印度分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和3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指控其非法向境外转移资金,涉嫌违法。 《外汇管制法》。

此前,印度当局共扣押了小米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亿元),此次通报或意味着上述被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不仅如此,小米、OPPO、vivo等国产厂商在印度市场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realme、vivo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人担任高管职位,并在其印度业务中引入印度股权合作伙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印度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新兴人口大国,其市场前景对任何厂商来说都是巨大的商机。但在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外汇管制、地缘关系、进出口管制等方面,制造商需要做出更好的权衡、评估和合规。

特权使用费的认定存争议

  小米48亿元资金或被没收

在小米的全球布局中,印度一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早在2014年,小米就在印度亮相,并凭借高性价比逐渐成长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2017年,小米还表示计划在未来五年向印度的100家初创公司投资10亿美元。根据Canalys的公开数据,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有20%的份额,位居第一。

关于此次“小米可能被没收48亿资金”,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5月,争议点也在于专利费的认定。当时,印度反洗钱执行局指控小米及其印度子公司自2015年起以“特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小米集团等3家境外实体汇款,这一行为“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制法》。因此,执法部门查封了小米子公司的相关账户资产,印度中央执法机构冻结了小米银行账户中的555.1亿印度卢比。

对此,小米印度方面回应称,作为致力于印度的品牌,公司的所有运营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我们仔细研究了当局的命令,我们相信我们向银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是合法和真实的。

小米还指出,小米印度支付的这些专利使用费用于我们印度版产品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执法局没收的金额中有84% 以上是支付给高通的专利使用费。

一年后的今天,印度负责打击金融犯罪的机构中央执法局(ED)向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科技在印度的分公司、公司负责人和3家银行发出了正式通知,这通知可能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对此,小米相关人士也回应称,对此事的回应与此前一致:“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遵守经营地相关法律法规。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底,印度所得税部门就对小米等手机企业展开了相关调查。

上述分析师对钛媒体App表示,专利许可费等相关使用费在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相关认定存在一定差异。

根据小米最新年报数据,2022年小米全年营收280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85亿元,而冻结资金48亿元已超过去年净利润的50%。

除了经营困难,小米在印度市场也面临销售压力。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的不利消息以及印度执法局的相关调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米的销量。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9%至超过3100万部。小米也被三星和vivo反超,从第一跌至第三。

此前,在谈到印度市场的发展时,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指出,目前在印度的运营正常,未来小米将提升印度业务的运营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公正,相信小米在印度的经营合法合规。

中国手机制造商又被提出了“新条件”

外国和尚不一定擅长念经。即使小米成长为印度第一,也难免在发展过程中碰壁。不仅是小米,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在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阻碍。现在,印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任命印度人担任CEO等高管职务,并要求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业务中引入印资股权合作伙伴.持续51%。同时,印度还要求中国手机品牌将相关制造工作委托给印度企业,以提升当地制造能力,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

截至发稿,小米、OPPO、vivo等均未做出回应。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vivo、小米、OPPO和realme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二至第四,占据了54%的市场份额。印度本土品牌Lava是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第三快的品牌,同比增长29%,但主打中低端手机市场。

“新形势下,中国手机厂商的助力,势必会带动印度本土厂商的发展,也是推动‘印度制造’的重要举措。”关注印度及东南亚手机市场。

除了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外,部分迁移至此的厂商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近年来,除了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厂商外,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和相关政策支持等因素,不少厂商也开始在印度投资建厂。尤其是在苹果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水果连锁企业开始在印度扎营。

今年4月,苹果CEO库克访问印度,表示希望扩大在印度的生产规模和智能手机销量。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 年,苹果四分之一的iPhone 将在印度生产。Counterpoint 报告还称,2020 年,印度制造的iPhone 仅占其全球产量的1.3%,到2022 年将升至4%,预计将升至今年7%。

“在印度建立水果连锁店与苹果有很大关系,但受市场环境等政策的影响,很难扎根,”一位供应链人士指出,“抛开基础设施因素,市场环境因素的差异和政策的制约,会让很多厂商不适应。”

日前,苹果在印度的代工厂纬创资通宣布将整体退出印度,并解散其在印度的相关业务。退出后,本土巨头塔塔集团将收购纬创在印度的工厂,承担其在印度的生产任务。

正如之前分析师所说,印度对任何制造商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在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外汇管制、地缘关系、进出口管制等方面,厂商需要做出更好的权衡、评估和合规。 “这也是中国企业出海以及未来规划发展企业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无论是印度市场、南亚、东南亚还是全球其他地区,都需要考虑。”全面地。”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