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一年开店6000多家,库迪拉瑞幸进巷战

一年开店6000多家,库迪拉瑞幸进巷战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3-10-16 09:45:20

帝喾咖啡的商战继续升级。

前段时间,瑞幸和茅台刚刚在热门社交网络上推出了酱香拿铁,帝喾随即推出了米乳拿铁。关伟也直接活出了瑞幸的内涵。“酱最终还是要回到酒桌上的;米香将陪伴你365天。”近日,Cuddy Coffee正式宣布Adam成为该品牌的潮流饮品代言人,希望借助新代言人为新的米乳拿铁吸波粉。

微博截图

由鲁创立的两大咖啡品牌一直是势不两立。

瑞幸当年搞的是门店扩张战略,现在是一万多家门店的顶级咖啡圈。Cuddy也打出了快节奏疯狂的扩张套路。成立不到一年,就开了6000多家店。当初瑞幸用了两年时间达到4000家店,用了六年时间突破10000家店。现在,帝喾的扩张速度是瑞幸的三倍。

就连瑞幸的店在哪里,帝喾都是故意开的。根据极海的数据,帝喾66%的店铺都在瑞幸200米以内。

瑞幸曾经为了市场烧钱,从低价咖啡做起。帝喾也推出了低价策略。今年2月,他推出了为期两个月的“百城千店咖啡嘉年华”,70多款产品最低9.91杯,邀请新用户0元免费喝;从5月份开始,Cuddy每天都来第二波9.9的营销活动,还在Tik Tok上推出了8.8的免费购买。

在帝喾的操作下,瑞幸坐不住了,开始补发9张优惠券。他还在演出会上宣布,该活动将持续至少两年。

Cuddy对瑞幸的攻击大概会持续很久。

模仿瑞幸并不难。

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人比帝喾咖啡更了解瑞幸。

同样的核心创始人团队,相似的成长战略,只要有资本,瑞幸当年是怎么成功的,帝喾现在又可以复制一遍。

在被扫地出门之前,陆和钱也是瑞幸的核心人物。鲁折腾了两年,没玩出什么名堂。他干脆带着钱又做起了他的咖啡老本行。他们熟悉咖啡之路的商业模式。去年10月帝喾咖啡刚上线的时候,他就喊了一句“咖啡梦之队又要开始征程了!集结号吹!”口号。

据悉,帝喾的核心团队有50%来自原瑞幸团队。帝喾咖啡首席战略官李英博曾表示,“团队熟悉咖啡行业,积累了数年的运营、技术和供应链经验。”

而且,在有了交易瑞幸的经验后,鲁和钱对采取了比过去更激进的扩张策略,致力于在更短的时间内占领更大的市场。

回过头来看,帝喾的扩张速度之所以能达到瑞幸的3倍,主要得益于全品牌合资模式下加盟商大军的贡献。相比瑞幸,帝喾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少,对加盟商的资质考核也相对宽松。他还制定了限时减免服务费、弥补亏损等优惠政策。

据报道,Cuddy甚至试图挖瑞幸的墙角,“反叛”加盟商。如果一家日销量超过600杯的瑞幸店愿意转投卡迪阵营,卡迪咖啡愿意承担违约金和装修费。

去年11月,鲁提出了“到2025年开1万家店”的目标,这在国内消费行业并不多见。现在看来,如果Cuddy保持目前的开店速度,三年开店的目标很可能会提前完成。

Cuddy敢打这么高,根本原因是现在的咖啡赛道缺乏核心壁垒,咖啡品牌没有建立起坚实的护城河。粗暴地采取“低价咖啡+密集开店”的策略,以期通过规模优势摊薄成本,进而打击对手,占领市场。

卡迪,找找吧,咖啡江湖,但不会很快就断的。

瑞幸被迫接受挑战,重新举起了9块9的招牌。

在Cuddy的强力猛攻下,瑞幸不得不撤了一杯十几二十块钱的咖啡,又拿出了一个有九张优惠券的金字招牌。

市场环境变了,消费者的认知也不一样了。咖啡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吸引一线城市和商务人士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大多数人仍然“仰视”咖啡,认为咖啡似乎很贵。但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快速持续增长,咖啡成为当代年轻人日常工作学习的“维生之水”,自然要注重性价比。

咖啡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人人都会,咖啡机、咖啡豆等生产资料人人都能买到。对比Cuddy和瑞幸的菜单,可以发现Cuddy有瑞幸的一些经典爆款产品,比如生椰子拿铁、浓牛奶拿铁、生芝士拿铁。

换句话说,如果瑞幸不再次拿出9.9的武器,消费者可能分分钟就要逃离帝喾。毕竟在口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哪里买咖啡方便,哪里买便宜,而不是品牌。

瑞幸小程序截图

而且咖啡的利润很高,哪怕一杯才9.9元,也还是可以赚钱的。

锌金融估计,一杯咖啡的主要成本在豆类和牛奶上。一般一大杯美式杯需要两杯,要消耗17-20g的咖啡豆。普通商品咖啡豆平均价格约为每公斤50-150元,相当于每杯1-3元左右。一升鲜奶10元左右,相当于每杯2-3元,所以拿铁咖啡的成本不超过6元。

考虑到像瑞幸这样的万店规模,以及数字化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成本可能会得到优化。

的确,瑞幸最新财报显示,瑞幸第二季度总营收达62亿元,同比增长88%,单季度营收首次超过星巴克中国(59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瑞幸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超过52亿元。

尤其是9券推出以来,睿讯的用户增长进一步加快。财报数据显示,整个第二季度平均付费用户达到4310万,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目前看来,帝喾和瑞幸的价格战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激烈的咖啡大战结束的是基本盘的竞争。

表面上看,帝喾和瑞幸是门店和价格的战争,但在更深层次上,他们争夺的是运营效率、原材料成本和加工环节背后的供应链要素。

从一颗咖啡豆到一杯咖啡,要经过种植、采摘、运输、烘焙、研磨等多个环节。供应链仓储物流体系越成熟,损耗率就会越低。比如中信证券的研究,直接购买熟豆的模式,在中间环节会产生20%-30%的溢价。如果能整合生豆和烘焙环节,减少中间渠道,规模增大后成本优势会更明显。

卡迪咖啡开业不到一年。直到今年7月,卡迪咖啡华东供应链基地才正式揭牌,落户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预计下半年投产,年产能4.5万吨。

这也是帝喾对供应链不足问题的回应。此前,多家媒体报道,帝喾的加盟店有各种各样的咖啡机,没有统一的品牌和型号。此外,还有加盟商抱怨帝喾的物资配送不及时,影响正常营业,有些产品根本订不到。

相比之下,瑞幸的供应链建设已经比较完善。瑞幸与埃塞俄比亚、巴西、云南、中国等六大咖啡产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有固定的优质咖啡豆来源。自建的咖啡烘焙工厂也已于2021年投入使用。

去年,Luckin coffee还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投资1.2亿美元,建设集咖啡研发、烘焙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自动化生产基地。

如果帝喾咖啡想在供应链上赶上瑞幸,它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从长远来看,“以价换量”的时代终将结束,咖啡市场的竞争将回归理性。帝喾和瑞幸未来的商战更多的是关于供应链的控制和建设。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