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资讯 > 1%的份额,100%的增长,在折叠屏手机里能看到什么?

1%的份额,100%的增长,在折叠屏手机里能看到什么?

分区:软件资讯 更新:2023-10-23 09:39:15

从第一批折叠屏手机问世到现在,五年过去了。

很难定义折叠屏这五年的成败。一方面,在智能手机接近饱和的环境下,依然保持了每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其出货量占整个市场的比例仍然停留在1%的水平。

折叠屏一出,市场就对它充满了期待,认为它是智能手机的“下一种形态”,会像全面屏一样迅速普及。然而,在过去的五年里,折叠屏并没有引发一场爆炸性的革命,也没有取代直板电脑。

由此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认为折叠的大方向是错误的。但是折叠屏没有失败,厂商也没有放弃。它已经逐渐成长为智能手机这棵大树上的一个新的分支。

就在昨天,OPPO发布了大折叠屏的第三代手机Find N3,强调了图像、安全、软件的升级,而不仅仅是折叠形式本身。在产品定位上,也提出面对“新商务人士”,越来越凸显垂直细分的气质。

有了这款目前个人比较喜欢的折叠屏产品,今天来说说我很久没有讲的手机行业的新变化。

01

该折叠屏

智能手机的一个分支

从2007年开始,iPhone就带着争议和质疑诞生了。到2012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5亿部,占比超过50%,超过功能机。也是在那一年,三星第一次取代诺基亚,实现出货量第一,宣告了诺基亚时代的结束。

之后智能手机的每一次创新,其实都是“局部改造”的升级。从大屏到全面屏,从芯片到多摄像头,甚至无线耳机等配件,都有明确的方向,区别只是做得好不好。每经过一个大的技术节点,都是一场革命,会迅速淘汰上一代的技术和产品。

这种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蜕皮”的发展模式。折叠屏是个例外。这在智能手机的发展中还是第一次。其技术的独特性和市场的细分性,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看到生命力的“智能手机亚种”。

折叠屏相比杠旗舰优势明显,更大的内屏带来了更高的信息容量和丰富的交互可能性。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从厚度和重量到铰链和屏幕的折叠寿命,这些都是用户会担心的因素。人们想象中的极薄无限耐用的超科幻折叠屏还没有出现。

正是因为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折叠屏产品才呈现出目前“直板屏难以替代,但仍在持续增长”的发展状态。弥补短板成为折叠屏手机发展的一大动力来源。只有成为成熟可用的“旗舰机”,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从OPPO的3代折叠屏,其实可以看出这个发展过程。从第一代Find N对折痕问题的执着解决,到N2在铰链材料和重量上的努力。他们所做的,是让折叠屏从一个飘在空中的技术概念,落到实处的使用场景。

oppo寻找N3 |图片来源:OPPO

比如OPPO高级副总裁刘带领团队打造前两代Find N时,告诉我的两个核心挑战:Find N通过“水滴铰链”将折叠屏弯曲半径翻倍,弯曲深度减半,大大优化了折痕问题;Find N2通过使用碳纤维、钛合金等材料将机身重量降低至233g,与很多大尺寸直板相同。正是这两个看似基本的问题,让Find N系列真正成为市场上一款可行的产品。

直到《寻找N3》这一代刚刚发布,技术工作都集中在图像上。

以前大部分折叠屏手机很难装进旗舰相机模块。因为机身展开后,厚度减半,再去掉屏幕的厚度,留给摄像头模块的空间会更少。

这一次,Find N3增加了“折叠像素”双层晶体管结构设计,在传感器面积仍然有限的情况下,提高了灵敏度和动态容差。也是第一次在折叠屏产品中加入了潜望镜长焦。在算法软件方面,Find N3与Find X6同步,具备光影计算能力和专业哈苏人像功能。

图片来源:OPPO

这使得Find N3作为一款旗舰机,产品基础更加扎实,缺点也更少。也为折叠屏这一分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增长动力。

02

在饱和时代,

需要“真正的垂直细分”

产品创新的最终动力一定是市场的需求。

从份额来说,折叠屏真的只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1%。但意义重大。毕竟折叠屏产品的价格和定位都是顶级旗舰,代表了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

因为出货量比较少,而且集中在高端。这也为更垂直、更细分的产品卖点提供了成长空间。但是,到底折叠屏是不是手机厂商放在高端产品上的“炫酷产品”,还是他们真的深入洞察了高端市场来定义产品,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在我看来,在Find N3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OPPO所寻求的差异化,聚集目标人群更深层次的需求。这意味着OPPO在产品序列中对折叠屏的定义更接近“主旗舰”的目标。

比如加大尺寸,进一步凸显折叠屏的大屏特性。而OPPO把“安全”作为一个关键的产品点,放在了非常高的优先级上。

Find N3配备了“国家秘密认证安全芯片”,将高安全性数据和权限保存在最低加密安全区。包括指纹,人脸和其他生物信息,加密文件,各种密钥和设备锁,都将由安全芯片管理。

OPPO高级副总裁刘|图片来源:OPPO

有了安全芯片,找N3还配备了一系列软件功能。包括VIP模式,可以一键关闭摄像头、麦克风、定位等敏感权限;私人通话,通过双振膜发声,控制听筒声音溢出;以及手机截图的本地自动识别和编码...

这些安全功能在智能手机市场可能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但在高端,尤其是商务市场,其重要性会急剧增加。而这部分用户恰好与折叠屏的目标人群重合。

OPPO将这些用户定义为“新商务人士”。

这些用户和过去的商务人士一样,关注手机的设计、工艺、质感、稳定性、安全性、私密性,并愿意为此支付溢价。这也是过去商业定位的产品必须做好的地方。

另一方面,新商务人士与上一代商务人士的最大区别是,手机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电话”工具。他们使用各种在线协作工具和app,对信息的需求很大,注重效率。而这正是折叠屏所能满足的。

考虑到这些用户在手机“轻生产力场景”下的需求,OPPO这次也加入了“随意打开文件”的功能来寻找N3。用户可以在Windows生态系统中预览Keynote、Pages、CAD等文档格式,无需下载任何第三方应用。

并且,针对全屏下的多任务场景,Find N3增加了全景虚拟屏幕的功能。用户可以在一个虚拟空间中展开三个标准的大尺寸应用程序,并同时全屏运行它们。用户只需要在不同的app之间来回切换,复制粘贴内容即可。

通过更精细的用户定位,满足垂直细分的需求。这看似背离了上个时代“面向世界,改变世界”的价值观,但实际上,这是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进入深水区后必然要走的一条路。

一款好的产品需要多方面的创新,比如材料、机械、机身布局等。,而厂商在图像、芯片、软件适配等方面都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厂商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但说到产品,现在的用户需要更细的粒度,更多的投放,也需要差异化带来的新鲜感。

过去10年,智能手机以“杠触屏机”的形式普及,催生了移动互联网革命。但“一个产品颠覆世界”从来都不是现实的常态。所有的行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爆发式发展之后,都要进入一个多元细分的阶段,就像SUV的普及没有取代轿车,麦当劳带来的效率革命没有取代传统餐厅一样。

有人会感叹,在功能机时代,手机的设计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直扳机,翻盖机,滑盖机...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所有的手机看起来都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折叠屏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折叠屏再次分为“水平折叠”和“垂直折叠”两种产品形态,分别有了明确的产品立足点。在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饱和的时代,细分市场的需求会上升,系统了解需求并满足需求的“真正的垂直细分”作为一个新的变量就足够了,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图片来源:OPPO

03

做好产品,

做好产品,做好产品。

过去10年,在单一发展轴的指引下,智能手机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都是“量”。

“量”就是一切。只有快速做出最主流的产品,推出来,才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边缘需求被忽略了。

但现在,市场趋于饱和,只拼规模的时代已经结束,高品质成为新的主题。即使是占市场1%的折叠屏,因为用户需要,也有培养灌溉的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在今天的发展中不会有太多奇怪的技巧和招数。他们能做的就是长期投入技术创新,在面对用户时有无限的耐心,尽可能满足用户的细微需求。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作业本”。

记得OPPO高级副总裁刘给我讲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当时有一群企业家问他,“据说段永平的亚文化对你影响很大。能否举例说明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早些年,当我们有机会向他汇报时,我们总是寻找许多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各种原因,如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对手的行动...但段的那句“产品还没做好”却是万能的总结。后来想想,这其实是事实,这就是所谓“自责”的本分。」

回顾折叠屏这五年的发展轨迹,虽然没有迅速引爆一个市场,但还是从“技术演示”的状态演变成了“负责在产品线上耍酷”的角色,成为了很多人日常使用的工具。重量、厚度、折痕等问题得到优化,图像的层次得到提升,其使用场景也越来越清晰。这个时候像Find N3这样的好产品肯定会突飞猛进。

在Find N系列产品中,其实就体现了这种逻辑。认真做好一个产品,不管是不是细分市场,如果你继续有耐心做好每一代产品,你一定会有显著的生命力。你会发现,OPPO并不是一个主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企业,而是把自己的洞察和思考提炼出来,凝结成产品。但最终还是在折叠屏的轨道上,领先行业。

OPPO高级副总裁刘|图片来源:OPPO

你甚至可以这么看。因为苹果没有做折叠屏产品,对于很多安卓手机厂商来说,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他们可以摆脱iPhone的阴影,完全主导产品的定义。

毕竟在过去,任何Android智能手机的设计和开发都很难不受iPhone的影响。这也是苹果一直主导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原因——它种下的种子,因此它能收获最甜美的果实。

面对折叠屏的未来,每个厂商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受吃苹果红利时代的结束,去种下自己的种子。只要精心种植,哪怕1%的市场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 最新资讯
  • 最新软件